NEWS & EVENTS
NEWS & EVENTS
便捷 精准 可追溯 海关专利发明为“智慧监管”赋能
NEWS 2022.08.10
图为:海关自主发明的便携式水尺监测装置 李振华/摄
8月8日中午,满载5.5万吨进口煤炭的货轮停靠在盘锦港105号泊位,大连海关所属盘锦海关查验关员正在登轮开展水尺计重工作。在一个观测点位,只见海关关员打开一个便携式手提箱,将观测装置下降到船舶水尺附近,通过无线数据传输,海关关员直接在屏幕上读取水尺数据。仅半个小时便完成了整个观测及计算工作。
“我手里拿的‘水尺观测神器’是我们盘锦海关自主发明的便携式水尺观测装置,它可以实现单兵操作,具备便携高效、测量精准、数据实时记录等特点,上个月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认证。”盘锦海关查验关员李振华介绍说。
水尺计重工作最形象的表述就是“曹冲称象”,是国际贸易中应用广泛的计重方式,一般适用于价值不高、衡器计重困难的大宗固体散货商品,有着计量时间短和成本较低的特点。在水尺计重中,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船体六面吃水的观测,海关计重完毕后出具重量证书,供企业计价结算或对外索赔使用,也可供海关自身征税使用,是关系国际贸易双方货物结算的重要检验依据。
在以往开展水尺计重工作时,海关关员要攀爬软梯或乘坐拖轮至船舶下方进行观测,危险系数较高,产生纠纷时回溯困难。便携式水尺观测装置则有效弥补了上述不足。它利用升降单元将观测部位下降到船舶水尺标志附近,海关关员通过遥控器控制电磁稳定装置,将观测单元稳稳地固定在船壳,随后海关关员可以在显示屏上直接观测到船舶水尺。该设备创新采用电磁稳定装置及三轴稳定云台,提高了水尺观测精度,还可以通过无线实时数据传输记录,有效解决水尺观测过程中产生的追溯纠纷问题。
随着新型观测装置的正式投入使用,大连海关关区已形成了“无人机”和“便携式水尺观测装置”等多种观测仪器并存的格局,进一步提升了海关执法的科技支撑,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多保障。自启用便携式水尺观测装置以来,大连海关已利用该设备鉴定出进口货物重大短重3批次,短重重量合计1700余吨,为外贸企业挽回损失130余万元。(隋承辉、李振华/文)
来源于:海关总署
哈萨克斯坦葵花籽粕(饼)、红花籽粕(饼)、大豆粕(饼)、亚麻籽粕(饼)进口指南
2023.07.19
大闸蟹优“鲜”出口
2022.09.29
电商企业放心“卖全球” 消费者便利“全球购”
2022.09.29
增城西站国际班列驶入高质量发展“快车道”
2022.09.23
中欧班列(成都)铁路运邮专线首发
2022.09.23
今年前8个月上海市累计出口船舶数量同比增长40%
2022.09.21
武汉海关保障内地首站“金庸展”举办
2022.09.14
海关助推茂名预制菜抢占发展先机扩大出口
2022.09.14
中秋节前韶山海关保障湘莲应时出口
2022.09.13
海关总署召开全国海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
2022.08.26
请输入关键词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