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& EVENTS
NEWS & EVENTS
上海海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上海港连续12年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
NEWS 2022.01.07
2021年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8%,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。
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,与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息息相关。日前,上海外高桥四期码头完成了首票国际中转集拼实货试点业务。规模化运作后,将有利于国际采购、分拨配送等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务向上海港集聚,推进上海港向港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。
“相较原先绕道中转港相比,如果依托上海港进行国际中转集拼,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的物流、进出口企业可以大幅节省转运时间和成本。”上港物流拼箱服务(上海)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。
上海海关积极推动中转集拼业务试点,探索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,试点研究应用安全智能锁、电子围栏等技术,打造物联平台,实现企业仓库管理系统与海关系统联网,应用高清监控系统对中转集拼作业区域实施全程可视化管理,为中转集拼业务试点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监管服务。
当前,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从“基本建成”向“全面建成”迈进。作为长江水道最重要的港口,上海承担了绝大多数长江经济带外贸货物中转业务,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相互连接的江海联运重要节点。2021年,上海海关与南京海关、合肥海关、杭州海关等长三角直属海关拓展“联动接卸”海关监管模式,将其他港口作为上海洋山港接卸地,实施“联动接卸、视同一港”整体监管,实现进出口货物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。目前,洋山已经与江苏太仓港、安徽芜湖港、浙江独山港和安吉港等形成了常态化联动接卸工作模式,实现分批次推广到长三角苏浙皖三省的目标。未来还将按计划推广到大丰、苏州高新、张家港、扬州等沿江沿海港口。
据统计,洋山-芜湖港“联动接卸”模式全程运输时间平均约48小时,相较于其他模式节省近一半时间。据货主测算,相较于传统的水水中转模式,“联动接卸”模式出口每标箱可节约物流成本400元,进口每标箱可节约200元,企业得以享受实实在在的红利。2021年,通过联动接卸模式共完成出口27.1万标箱,进口2.2万标箱,上海港的航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。
上海海关将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改革工作,发挥海关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作用,着力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。
文章来源:海关总署
哈萨克斯坦葵花籽粕(饼)、红花籽粕(饼)、大豆粕(饼)、亚麻籽粕(饼)进口指南
2023.07.19
大闸蟹优“鲜”出口
2022.09.29
电商企业放心“卖全球” 消费者便利“全球购”
2022.09.29
增城西站国际班列驶入高质量发展“快车道”
2022.09.23
中欧班列(成都)铁路运邮专线首发
2022.09.23
今年前8个月上海市累计出口船舶数量同比增长40%
2022.09.21
武汉海关保障内地首站“金庸展”举办
2022.09.14
海关助推茂名预制菜抢占发展先机扩大出口
2022.09.14
中秋节前韶山海关保障湘莲应时出口
2022.09.13
海关总署召开全国海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
2022.08.26
请输入关键词搜索